2019年11月16日 星期六

冗言雜談搬家囉!

告別過去,延續未來。雖然我身上沒有一個細胞延續十年,但本質仍在。
我仍是那個我。

2019年10月24日 星期四

冗言雜談重啓計畫 :浪漫不滅



「冗言雜談」荒廢了好多年,因為想念了自己的文字,就讓我來重新開張吧! 
多年過去, 我畢竟不能夠只增加了年紀,實際上臉皮也增厚了、關心的事也改變了,可以預見往後的冗言雜談應該會跟過去不太一樣。 

從前文字的內斂隱喻、且喜且憂,好長一段時間紀錄了我的自我探索、自我療癒的過程。
後來,因為投入職場後幾次被詢問「你昨天的抱怨文怎麼了 ......」、被建議「所以說那麼多對自己不利,就都發發美照就好啊」,好像被看穿變成是一種丟臉的事。再後來,不怎麼寫了,頂多偶爾打開手機記事本隨手紀錄。

而我非常慶幸,還好當時都有把一些心情記下,讓我有跡可循—

 2014.7.30: 
「希望自己無論成長多少歲都可以擁有一顆堅強且善良的心,能夠正視自己的所有的美好與不美好。
 如果能成為一個溫暖的人就好了。」

2018.2.28: 
「現在的我大概談不上溫暖了,雖然仍保有一絲良善、同情心,但生活(尤其是工作)大概已經磨光了自己的耐心與容忍,好惡悲喜形於顏色,並不是件好事吧?
至少,我好像不太喜歡這樣。
 我其實應該很清楚地發現自己跟那些冷漠或自私的人並不相同,只是既然保留了善意,怎麼還是無法成為一個溫暖的人呢?」

2019.5.22: 
 「感謝我在徬徨的時候,曾經紀錄下來我的這些不安及惶恐。 值得高興的是最近幾個月我覺得自己尋回了很多內心的溫暖。
謝謝阿媛、偉倫及khe:阿媛跟偉倫讓我重拾了閱讀的快樂,khe也讓我回到了以前,原來自己比想像中來得好。
 重點是聚焦自己想追求的。」

而現在我有一種嶄新的認知:用文字紀錄及分享一切真實,why not?我想我會喜歡這樣的自己的。 
我想我也會希望能早一點遇到有人跟我說,別怕,別藏,沒關係。該走的幾年過後就忘記了,該留的將在生命留下印記。都值得的。

接下來希望可以固定產出更新,大概會有幾個分類:

#偶爾寫詩: 我的浪漫與感性的依附之處,通常是某個經驗所帶來的感悟,經過揉碎、內化及重新放大或隱喻成詩。極短篇,與現實連結但並非完全的現實,只是一個創作的作品—只希望它可以撫慰另一個孤獨失意的靈魂,又或者只是自我療癒。

#給25歲的自己:一些從平日的觀察、看書與跌倒中學會的事,如果有人在我25歲時跟我說過就好了,是不是就可以少一些冤枉路...... 例如別過度花錢 XD

#暗夜微光:雖然人性不是只有光明面,但苦痛卻讓偶爾的善意更加彌足珍貴。紀錄一些值得紀念的經歷。

#冗言雜談:所謂的“others”。碎碎唸。想不到的就放這兒。

最後,希望下一篇不要是兩年後......

2019年10月23日 星期三

#偶爾寫詩: 瞬間永恆


想為你寫一首詩
紀念我們的此時此刻
仿若沒有過去 亦不計明天
停留在當下
這一秒
如孩童般的赤誠
如你黑曜石般的瞳孔
閃閃發亮
驚心動魄

年紀漸長 你我逐漸了解
真情是一種不可強求的意外
沈默 或 轉身
也許是唯一能夠給予的至善
不談委屈 也不需求全 
安全距離的留白 只是沒有心思再讓誰受傷

當你讀懂了這一切
當你跨越了空白地帶
帶著光 帶著淚
這一瞬間 便足以戰勝永恆

#紀錄自由書寫
#想念我的浪漫

2016年4月4日 星期一

五十八:是誰讓你失去了語言的能力



一年多的時間沒在部落格留下任何自己想說的話,是什麼讓自己失去了語言的能力?
也許是臉書,也許是歲月;我在夜裡翻看一篇篇動態消息,習慣不說太多自己的事,淺淺的並沒有感受到太多的開心或傷心,日復一日。

那些過去常做的事彷彿已經離自己很遠了,那些記憶中特別遺憾或特別美好的事已經小心的收藏起來;現在的日子有現在的幸福,真實且平凡,有三兩好友陪伴,與從前的夢想並不十分接近,但同時也擁有一些小幸福。但因為這樣不急不緩安穩的生活,逐漸遺忘了對美的追求,很多話也已習慣了不說 -- 反正,酸苦自知。而且多說了,是不是連你都要說我想得太多?

然而從此不再隨著歲月推進留下文字的壞處是我以後再也沒有追憶的依據了。
翻看從前寫下的文字依然可以回想起當時的心情,我是真的很喜歡寫文字。但現在我好像越來越沒有書寫的能力了,總覺得有些寂寞啊。

2014年12月13日 星期六

五十七: let it be



今天不想別的,就想你就好。

昨天我夢見了好幾年不曾聯絡的你,
這令我感到意外,但更多的是欣喜(及醒來後一點的失落),
而現實中你的身影當然早就從我生活淡去了。

記憶停留在最後我們的久疏聯絡及我自顧自的傷心,
其實到最後到底發生了甚麼事?
好像甚麼也沒有發生,說穿了我並不懂愛,無論愛人、抑或愛己。
無法從你身上尋得安慰,亦無法給你安慰,
時間就這麼過去,事情也就這麼不了了之了。
It just faded away.

最後的自己究竟丟棄了甚麼,或者毫不猶豫被割捨了甚麼,
其實再想一百年也不會有結論吧,
而且我知道再寫下去也許連你都要嫌棄:“這是甚麼廢文”了。

與你一起的過去,快樂是真實,悲傷也是真實。只要這樣就足夠了。

Good day, let it be.

2014年12月3日 星期三

臉書: 一

成長伴隨的改變是無可避免的,因此也不需要為此感到特別害怕或悵惘,又或者對著已經感情不似過去的朋友做出類似 “以前的你,並不是這樣”的言論。感情會變質,這是事實,就像自己很難完全不改變,永遠保持十七歲時的樣子。
每一段的相處都可能終結,就像各階段的我們,久疏聯絡,最終是朝著不可逆的方向走遠。不過這並不是不珍惜,過去的快樂是甜美且不可或缺的回憶,但純粹只是回不去了。這是一種失去,但嚴格來說並不是真正的失去,因為若回想起你,或有幸再聚,依然可以從彼此的關係確實地獲得甚麼。
我想現在的我已經更加明白所謂“形而上的失去”跟“本質上的失去”如何區分了。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我感覺那個跨越不同階段的核心的自己、用這樣的自己愛著不同人及事的自己,並還沒死去。

2014年10月19日 星期日

臉書: 二

Liz: "Maybe my life hasn't been so chaotic. It's just the world that is and the only real trap is getting attached to any of it. Ruin is a gift. Ruin is the road to transformation." -- Eat Pray Love